(越辰家政保洁软件新闻) 昨天,家住园区的市民陆先生反映,今年初他父亲因中风瘫痪在床,如今天气转热,工作繁忙的他无法很好的照顾父亲,打算请个男护工,可走了很多地方,都请不到男性护工。“现在是夏天,每天要帮老人洗澡,请女护工不方便。”陆先生焦急地说。为何请个男护工如此之难?到底家政服务是否需要多点男护工呢?
跑了好多地方请不到男护工
在沧浪区市民服务中心家政窗口,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请男护工的市民张女士。张女士告诉记者,不久前她年过七旬的父亲因中风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老人,对于护理院一直存在排斥情绪,张女士只能让父亲留在家中休养。但是自己和丈夫平时都要上班,孩子还在上学,母亲过世早,父亲一人在家中无人照顾,因此只能请护工上门代为照顾父亲。
父亲瘫痪之后,除了要给他喂饭、喂药、翻身以外,还要负责伺候老人擦身、洗澡、上厕所,尤其现在是夏季,需要天天洗澡,而在这些事情上,张女士和父亲都比较保守,坚持不愿意让女护工伺候父亲,而且女护工受自身条件约束,一些力气活干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希望能找个男护工。可张女士找了好多地方,对方都表示只有女性护工。“最近都是我先生请假在家照顾我父亲,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没想到请个男护工这么困难,真是急煞我了!”张女士皱着眉头说道。
女护工一定做得比男护工好吗?
我市首家护理院的创办者、有着22年老年护理工作经验的邓德金告诉记者,眼下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和带病老人的数量日益增加,社会上各种护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邓德金表示,家政服务的主要工作是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包括喂饭、喂药、聊天、散步、洗澡、擦身、打扫卫生等。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现在社会上的护工大多为女性,而经过正规培训、具有护理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男护工则十分匮乏。和女性护工相比,男护工确实有不足的地方。“传统观念认为,女护工工作时更加细心,有耐心、有爱心且善于沟通。其中沟通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临终前的老人。但男护工往往不善于沟通。”邓德金说,但有些工作,比如伺候男性老人洗澡、上厕所,女护工确实不方便。不光是在观念上,还因为她们力气相对较小,在扶一些身材较为高大的老人时可能发生危险。而男护工则明显好很多。另外,在护理院的老人使用一些康复器材时,也需要男护工从旁协助。
因此,邓德金认为,一所合格的护理院,男性护工应该占到20%左右,在平时工作中,男女护工相互合作,才能使护理工作更顺利的完成。
男性为何不愿选择护工这份工作?
家住吉庆社区的任先生,就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护工,但最终只做了不到半年就放弃了。当记者问到为什么选择了这份工作又放弃时,任先生表示:“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直接扼杀了我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的想法。”
当年任先生提出想从事护工这份工作时就遭到家人的激烈反对,家人认为男性去做护工伺候人是件“丢脸”的事情。开始时任先生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成为了一名护工,但之后与家人的矛盾就越来越大,而且任先生身边的朋友也时常笑话他。最终任先生抵受不住来自周围的压力,在陪伴一位老人走完最后一段人生旅途的同时也走完了自己短暂的护工之路。
记者从沧浪区民政局获悉,目前市场上男女护工的比例确实存在很大差距。潼泾社区书记罗瑾华也说,来社区要找男护工的居民不少,社区在给失业人员介绍工作时,也会对招聘男护工特别加强宣传,但鲜有人问津。而沧浪区民政局家政窗口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不光没男性愿意做护工,不少男性老人也不愿意请男护工。造成这样一个供求双方都消极对待的原因,邓德金一语道破:“一方面人们被社会传统观念束缚,不愿放下‘面子’;另一方面,人们总觉得女性做事细心、有耐心,伺候人始终是女性比较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