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辰家政软件新闻) 5月18日,由石家庄市就业局主办的石市首届“家政大集”在美东家政服务孵化基地举行,近200家庭前往挑选家政服务员,最终,20多个家庭现场达成“协议”(本报20日曾报道)。虽然“大集”已经结束,而记者获悉,这两天前往美东家政服务孵化基地咨询的人们依然不少,对于突破性的家政大集,市民在期待常态化之余,更多的人希望以此为契机,省会的家政业能走向更系统、更规范。而记者从美东家政服务创业孵化基地获悉,由于此次家政大集的成功,他们已经决定将类似的家政大集变成一种常态化,每个月开办一次,而在突破性举办家政大集后,他们目前正在筹划建立一家家政公司,试水“员工制”,期待家政业的制度化。
现象:“家政大集”后,市民仍前往咨询
据美东家政服务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张文杰介绍,5月18日,由石家庄市就业局主办的石市首届“家政大集”挑选了近30家诚信度高、服务质量好的家庭服务企业,50多名家政服务员将参加活动。参会的家政服务员,涉及保姆、月嫂、保洁、钟点工、搬家、婚介、育婴师等。
“比我们预想的火爆多了,本来我们是准备了两个大会议室,想让雇主和保姆面对面,可是,结果一早上人就满了,两个会议室根本不够,只能又拆成小房间,可就是这样还是人满为患,最终很多来找保姆的只能先登记。”张文杰说,而这首次“家政大集”的火爆开市,也更验证了如今人们对集中化、制度化、规划化家政市场的渴望。
不过,让张文杰他们更意外的却是“家政大集”后的人们的热情,“这几天还有不少市民来咨询,每天都有七八个。”张文杰说,对于此次开省会先河的“家政大集”,很多前往找家政的市民们都表示,具有整合意义,“很多来咨询的市民都说,很多时候找家政都像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买灯有灯饰城,买家具有家具城,可是,要家政却没有固定的市场,只有零散的中介,还不知道真假。”张文杰说,很多市民表示,“家政大集”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有多少人从这里找到了家政,而是形成一种整合的导向,让更多人知道家政也是可以这样找的。
梁女士就是专门来找保姆的,“我们两个老人看孩子,觉得有点吃力,想再找个保姆,主要也就是做做家务。”梁女士说,就她感觉,月嫂请不请倒不是特别重要,但是育婴师和保姆似乎更需要,“孩子刚出生要用月嫂一个月,但是实际上,那一个月只要有些经验的老人,也是可以带的,但是接下来带孩子的这个漫长过程,很多老人就可能吃不消了,就特别需要育婴师或者保姆。”梁女士说,保姆也好,育婴师也好,都不是那么好找。
“之前我已经在中介交了几百块钱,中介给推荐了一个,做了一个星期,就说家里有事,要走,这是什么意思呢?把我这当培训班吗?”梁女士说,她也不想再跟中介磨叽,那天看到有家政大集就过去了,找个保姆或者育婴师都可以,当天并没有特别合适的,家政大集后,她又过来了。“那天人也是比较多,我是想这几天再过来转转,反正很多公司都在。”
调查:工资高、水平低成“矛盾体”
“我是有点恐惧的,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合心意的保姆。”王先生说起请保姆,就皱起了眉头,“我是给老伴请个保姆,她不能自理,也不能言语,请保姆,就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王先生说,他已经找过不少保姆了,前段时间通过中介找了一个保姆,到家里没几天,就把家里的金银首饰偷走了,真是越请到后面,就越是心灰意冷的感觉。
其实,不仅仅王先生,连日来,不少读者也都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表示,对于目前很多保姆的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等问题,渐渐心存疑虑,林先生告诉记者记者,近两个月,他想给小侄子请个保姆。第一、第二个保姆的肝功都有问题,检查费花了不说,时间却耽误了不少,“我觉得中介不规范,是这种种隐忧的来源。”林先生说,在这几年请保姆的过程中,他有很深刻的体验,很多家政中介不仅没有给这些保姆足够的培训,有些甚至连保姆的背景都不了解。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几年家政服务员的工资是节节上涨,但是从家政服务员提供的服务水平来看,很多家政服务员服务水平与高工资严重脱节。”河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耿卫新说,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家政服务员工资上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家政服务员背井离乡也不容易,关键问题是家政服务员薪水连连攀升,服务水平却没有同步提升,提供的服务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据了解,目前,我省家政从业人员的构成,主要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的农民工。她们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年龄偏大。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上占49%,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6%,中介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仅对从业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和简单的短期培训之后,就将其推荐上岗,缺乏正规化专业技术培训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甚至有些家政服务员真是什么都不会,洗衣机不会用,衣服不会熨,做饭就更别提了,雇主都不敢让她动手,都是自己来。”有雇主说,她接连换了几个保姆,要么就是什么都不会,一切都得她手把手现教,要么就是生性懒惰,眼里没活儿,她不发话,保姆就会一直呆坐着,根本不会自己主动找活干。“毕竟我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给你高薪,然后所有的事情还是自己做”。
日前,河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家政专业委员会对全省家政业各项收费的调查显示,石家庄金牌月嫂的平均月薪为6800元,是保姆的两至三倍。而廊坊的金牌月嫂,平均月薪更是达到了8800元。从我省来看,2011年,我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3%,而家政服务员月薪却涨了25%以上,现在达到每月2000元至3000元,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市工资增长速度,加上还要管吃,大部分管住宿,让很多家庭感到力不从心,有些家庭无奈下只能妻子辞职自己照顾老人和孩子。
“家政市场的供不应求是导致家政服务员工资飞涨的根本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推高保姆工资的还有家政企业的“留人难”。家政公司现在最困难的就是留不住人,“不涨工资扛不住,一涨就流失一批客户。”究其原因,一是家政公司门槛低,缺乏准入机制和行业监管。二是目前家政公司和服务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大部分都是单纯的中介关系,家政公司对服务员的控制力有限。一个保姆签多家公司的情况在非常普遍,保姆的流动性大,哪个中介出价高就去哪里。
突破:省会有企业欲试水家政“员工制”
张文杰告诉记者,美东家政服务孵化基地的创办初衷就是希望改变家政业这种混乱的现状,“要想一步理想化是不太可能,我们这个家政大集希望缓解的就是找保姆的难题,希望省去大家跑来跑去的时间,希望省去大家鉴别真伪的时间。”张文杰说,不过,“家政大集”还并不能缓解目前家政业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保姆的流动性,比如价格无标准,这些都还需要更多的制度规范。
“所以我现在正想成立一家实行‘员工制’的家政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张文杰说,和家政大集一样,“员工制”的家政公司其实也是一种试水, “其实目前家政行业所有的问题都在与目前的家政行业达不到员工制,实行员工制的家政服务公司几乎没有。”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从家政服务公司角度看,家政服务公司只需要办理一个营业执照,一个人、一张桌子、一间办公室就可以办家政服务公司。据了解,目前省会介绍月嫂、保姆的家政服务公司性质多为个体身份,而月嫂、保姆并非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员工,家政公司很难解决家政人员的所有问题,一旦产生纠纷,也很难解决。
不过,实行员工制管理,首先,企业要为员工缴纳社保费,这项费用占据家政服务收入的20%左右,对企业来讲成本太高。其次,很多进城务工的家政服务人员自由惯了,加之觉得家政是伺候人的行业,不想长干,也不愿意成为企业的员工。
“我的初步设想是像管理员工一样管理家政人员。”张文杰说,目前公司正在筹划建立中,预计下个月将正式成立,届时,他将面向社会招聘家政人员,对于招聘的家政人员将实行员工制,缴纳五险一金、并实行按月发工资,家政人员的收入由底薪加奖金组成,奖金将由客户对家政人员的评价来计算,“我们会让每位客户给我们服务的家政人员打分。”
按照张文杰的设想,这家家政公司将区别于现有家政服务公司一个人、一张桌子的小规模格局,将有一个一站式的服务大厅,分成各种区间,既能提供基本家庭需求项目如居家养老、居家保洁、母婴护理、育婴服务、家务服务、医院陪护、钟点工,还将有商品区和接待区等等。“最主要的我们这里不是中介,而是一个公司。”
观点:“家政行业准入制度”呼之欲出
在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表示,找一名家政服务员并不难,因为家政中介就在我们身边——居民楼、小店铺,甚至菜市场里。然而,这些“方便”的家政中介让人难辨优劣。他们在完成家政服务人员介绍后,一般较少跟踪管理和服务,这对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双方都缺乏保障。近几年来,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在提高,家政中介也随之不断增多。一些起步较早、规模较大、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家政中心已经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并赢得了雇主们的信赖。但由于家政市场供大于需,一些非正规的“家政中介”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有人就指出,目前,家政市场仍然是零散的,缺乏统一的市场、统一的制度,首先,找保姆,很多人就伤透了脑筋,去哪里找?什么样的中介可靠?现在散在于街头巷尾的家政中介很多是打着“家政中介”的旗号,但无牌无照,部分除介绍服务人员外,还兼营房屋出租等中介服务;还有一种是无店铺、无牌无照,仅在路边支一个牌子或写在纸上贴在小巷里,注明联系电话。这样的状况使得家政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普通市民是很难具备辨别慧眼,一旦发生问题更是各执一词,难有结论。除了薪酬与服务水平不对等,最让雇主苦恼的还有家政服务员的频繁跳槽。
“保姆工资高,波动幅度大,这体现了目前家政行业管理上的不完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家政公司和雇主方面要做好沟通,最重要的还是在制度上和执行上有一定的保障。”耿卫新说,家政公司试水“员工制”意义重大,规范家政市场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家政公司和挂靠的家政服务人员之间仅仅是“中介关系”,没有建立劳动关系。不是正式员工,意味着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家政服务员对企业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样公司也没权利约束保姆的流动,这是家政服务人员说走就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家政公司推高保姆工资的重要因素。
耿卫新说,鼓励家政企业从现有的中介制转向员工制,也就是说把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公司由劳务关系转为劳动关系,家政公司与服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为他们交纳社保,派遣到雇主家中工作。这样规范了家政公司经营行为,为家政从业人员提供相应保障,解决目前从业人员流动过大和断岗频繁等问题。同时家政公司实现员工制管理,就能够把服务费常态化,每个月有固定的收益进来,企业就会把一大部分的重心放在维护现有市场份额上,要维护现有市场份额,就必须从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能上去着手,这样就会形成‘消费者是上帝,以质量求生存’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企业服务就会更加完善,纠纷就会下降,有了公司制度的管理和约束,家政服务员也不会再漫天要价抬高工资。
有业内人员更进一步指出,要鼓励所有家政企业向员工制发展,就应当建立准入制度,应制定保障雇佣双方利益的条约制度,建立记录家政服务员基本资料的数据库,将一些有不良记录的家政中介“驱逐”出行业,在保障家政服务员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家政服务员的约束力,并由行业协会建立行业准入制度,纳入规范管。而为了促进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对家政服务企业进行扶持,在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费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帮助家政企业做大做强。
“从总体来说,家政行业正走向规范,而随着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和健全规章制度,我相信家政服务行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妇娃月嫂保姆中心负责人张丽就表示,走过了几年前小作坊、低门槛、无序竞争的日子,现在的家政服务行业中,具有连锁规模、资格认证、管理更加规范的公司越来越多。他们所聘用的从业人员需通过职业培训获得证书才能上岗,保姆由原来的月休息到现在每周休息。因此,行业划分洗牌会逐渐清晰,也会为行业发展带出新风。
来源:越辰家政软件 |